福州晚报讯 统筹河湖水系资源,打造高品质山水城市,我市又有新动作。记者昨日从市城乡建设局获悉,为深入挖掘内河文化旅游资源,打响内河特色旅游品牌,我市加快统筹内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目前,内河旅游和水上交通(一期)项目已完成备案立项。
据了解,项目初步策划生成9条旅游路线,计划明年上半年,新增通航白马河-东西河、流花溪两条航线,剩余河道将逐步分阶段通航。
两条内河旅游路线拟明年上半年通航
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近年的治理,我市城区内河整治和建设成效显著,在提升水质再现碧波的同时,新建了379个串珠公园与500.8公里长的滨河绿道,“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成为市民家门口的生态福利。
城区内河的幸福蝶变,为内河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述负责人介绍,通过梳理内河沿线历史文化及景观资源,结合现有游船及河道通航条件,初步策划生成9条旅游路线,涉及河道总长度44.3公里,水域面积3478亩,绿地面积3107亩。这些旅游路线,将让人们更多感受水韵榕城的魅力。
江北城区内河旅游路线包括:西湖左海-白马河、晋安河-光明港-光明港支河、东西河-琼东河、凤坂河-晋安湖,并分别在安泰河、三捷河、打铁港部分河段设置3条观赏性线路,涉及河道长度37.2公里,水域面积3232亩,绿地面积2548亩。
江南城区(南台岛)内河旅游路线包括飞凤河-台屿河、流花溪-洪湾河,涉及河道长度7.1公里,水域面积246亩,绿地面积559亩。
据了解,上述航线采取分阶段通航举措。目前,我市的白马河、晋安河及光明港已实现内河游船开发,眼下正重点推进东西河和流花溪的游船开发,计划明年上半年开通白马河-东西河、流花溪航线。
白马河已开通游船。资料图
新增航线“三步走”打响内河游特色品牌
市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水要连、船能通,有故事可讲、有景可看”的规划目标,新增航线的准备工作分“三步走”:
清河床,建设施。结合内河常态化清淤工作,重点开展通航旅游路线的内河清淤、清障,以满足通航水深、水质要求。同时,在航线沿线进行景观提升、夜景亮化并配套建设码头、游客服务中心、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目前,码头等运营配套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立项工作,正在逐步推进。
改桥闸,控水位。福州是马可波罗笔下“桥最多的美丽水城”,跨河桥梁较多。由于水位浮动过大,导致部分桥梁净高无法满足通航需求。针对这一情况,在满足内河水动力的情况下,将通过科学调节水位,结合必要的桥梁设施提升改造,实现优化通航条件。
显特色,选船型。将新增船只和船型,尤其在船型方面,计划结合航线的定位、特色,采用不同的船型,打造水上交通出行方式,增加福州特色船型,展示福州内河文化元素,让游客充分感受闽都文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