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大厅设置自助服务专区。本报记者 池远摄
中心专设特需服务窗口。本报记者 池远摄
在各银行设立抵押登记便民服务点,推行抵押登记“不见面全程网办”。(中心供图)
学雷锋便民服务队开展上门办证服务。(中心供图)
工作人员赴各区开展安置房一站式批量办证服务。(中心供图)
五年磨一剑,砥砺自生辉。
自2016年9月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以来,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力“办好一件事”,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专项和关键环节,推动不动产登记交易持续提质增效,服务发展大局,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持党建引领 展现福州担当
“天气这么热,还为我专门跑一趟,真是辛苦你们了!”近日,得知自己的房产过户申请已经完成,林大爷握着工作人员的手连连感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产学雷锋服务队名不虚传!”
戴上党徽,穿上工作服,炎炎夏日下,一支特殊的队伍在大街小巷间忙碌地穿行,满足行动不便的特需群体足不出户办证的需求。近年来,根据办事群众所需所盼,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组建了“学雷锋便民服务队”,为我市五城区高龄老人、无法远距离行动的重症患者或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践行“转作风、强服务、办实事”要求,让党旗在群众心头飘扬。
“学雷锋便民服务队由全中心20个处室(单位)的业务骨干及党员志愿者组成,可依申请上门为特需群众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学雷锋服务队队长吴文介绍,中心已在服务大厅设置了上门服务预约点,行动不便的办事群众均可委托他人预约上门服务,“随着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阶段,学雷锋便民服务队也已恢复正常运转,以透明、规范、高效的服务,帮助更多行动不便人员足不出户办理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业务。”
立足本职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近年来,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员带头先锋模范作用,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贯彻到日常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服务窗口,中心设置98个共产党员先锋岗,形成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全力推进“三减一加”工作模式,在办事时间、环节、成本三方面做减法,在增便利上做加法,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水平,优化市民办事体验。
以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为抓手,中心坚持政治建设为引领,全面推动中心工作持续创新发展,积极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贡献力量。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深入开展模范机关创建,突出红色引领,强化理论武装,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聚焦基层组织建设,深化党支部“达标创星”和“双百”创建活动;加强作风纪律建设,层层压实责任,在全中心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干事创业氛围。
立足本职工作 打造福州速度
24小时,60分钟。两个简简单单的数字,见证了福州不动产登记业务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6年9月,我市不动产统一登记之初,30个工作日,既是法定时限,也是各地不动产登记业务的标配时限。
“成立之初,不动产中心内包含房屋和土地两套系统,互不兼容,办理时限接近20个工作日。”交易登记处副处长林俊表示,面对全新局面,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调高标尺,自我加压,全面梳理办理流程,推进系统兼容。2017年,办理时限已缩短至9个工作日。
按照传统流程,9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间已是极限。然而,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并未就此停下提速增效的脚步。2018年,依托交易登记一体化机构优势,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进一步深化查档、交易、税务、登记高度融合的“四合一”办证模式,办事企业与群众全程1份材料,1次申请,面对1名工作人员即可完成业务办理。
“在过去,群众办证需要到四个部门的窗口,至少排四次队,交四份材料。”林俊介绍,在“四合一”模式中,4项业务高度整合成为1个窗口,1名工作人员即可受理全部事项,群众少排三趟队,少交三份材料,无形之中就节省了四分之三的时间。“借助这一创新模式,2018年,中心各项业务提速至5个工作日,之后通过内部流程简化、相似环节合并、智能化辅助审批等手段,2019年更缩短至3个工作日。”
2020年,福州在全省率先上线首个不动产登记与税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不动产登记与税务系统互连互通,借助该平台,个人不动产登记业务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24小时办结,企业不动产转移登记60分钟办结。
借助一次次大胆的创新,不动产登记业务提速增效的步子也越来越大。2019年以来,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组织编制《福州市房产与规划建筑面积测算技术规程(暂行)》,助力建设单位报件和审批时效提速30%以上;推行“线上查房”和“一证一码”,方便企业群众随时随地获取房屋登记信息,登记档案查询亦实现线上申请,查询结果多渠道获取;不动产抵押权登记智能化“秒批”,全程“无纸化”“零跑动”高效办结抵押业务;交地、交房即发证,在土地、房产交付当天即发放相应证书,提升服务企业质量,解决购房者后顾之忧……
林俊表示,提速增效的探索仍在继续。未来,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将持续强化数字赋能,通过流程集成和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打造不动产登记领域的“福州速度”,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
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福州服务
早上10点,在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办事大厅,宽敞的等候区内并未有想象中的拥挤人潮。繁忙之余,工作人员的脸上多了几分从容。“网上能办理的业务越来越多,来线下办理业务的市民自然就少了!”
在过去,到服务大厅里排队办理业务是惯常做法。而如今,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的渠道丰富便捷:“闽政通”“e福州”APP,中心官网、微信公众号以及分布在全市人流密集场所的自助申报机与便民服务点……不动产登记的业务量连年攀升,办事大厅内却并不拥挤。
“福州城市发展近年来迎来机遇期,正需要我们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城市发展。”市不动产登记与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坚持“市场主体满意”与“营商环境提升”双导向,自我加压,改革创新,优化办事流程,全方位提升市民和企业的服务体验。
“当前,福州不动产网上登记已迈入2.0时代,足不出户,网上办事成为众多市民和企业的首选。”中心营商办许培莲介绍,吸取线下“一窗受理”模式经验,中心在线上推行“一网通办”,在全国首创“外网申请、内网审核、现场核验、当场领证”的新模式,实现窗口不打烊,现场跑一趟,30分钟领证。
记者了解到,当前,中心49项一般登记业务已实现网上办事全覆盖,14项抵押权登记业务全流程实现“无纸化”“零跑动”24小时内办结,2020年,我市网上办事不动产业务量达20.3万件,占业务总量54.3%。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已经成为新风潮。
在线下,自助服务的网络也已大面积铺开。近年来,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建成覆盖五城区的23个自助服务点,更将登记信息查询等高频业务布设至230台“e福州”自助终端,方便市民就近申办业务。
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将“市场主体体验思维”360度贯穿于服务过程,针对此前企业、群众抵押融资贷款环节多、跑腿多、耗时长的问题,搭建不动产与金融机构直连平台,将服务窗口延伸至28家银行和2家保险机构的200多个基层服务网点,开启抵押登记“全程不见面网办”。如今,企业群众在申请贷款时即可同时申请抵押登记,一窗集成办理,实现抵押登记全流程“零跑腿、零排队、零见面、零纸质”,审贷、抵押、放款、贷后管理的无缝衔接。上线至今,该模式总办结量已达30.5万宗,实现企业群众融资3700亿元,为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添活力加动力。在此基础上,中心还进一步探索抵押登记智能化辅助审核,实现抵押权首次登记、抵押权注销登记、预购房屋抵押权预告登记“秒办秒批”,实现“不动产+金融服务”的再升级。
中心的各项创新举措,也多次获得国家部委及省、市政府肯定。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福州成为“登记财产”领域十个标杆城市之一,改革案例入选全国“最佳实践篇”三个城市之一;自然资源部连续三年向全国推广福州做法;3项改革创新举措连续3年被省政府列入福建自贸试验区可复制创新成果,在省内复制推广。在本月刚刚落下帷幕的我市深改案例评选活动中,不动产抵押登记“不见面全程网办”荣登“优秀案例”榜单。不动产登记,已成为福州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城市发展的全新动力。
聚焦急难愁盼 感受福州温度
“左手拿材料,右手就办证。两个单位现场对接,我们群众省心又省力!”安置房办证现场,刚刚完成办证手续的刘先生兴奋地竖起大拇指。
今年上半年,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点题整治,展现为民担当。
“安置房办理个人产权证前期手续较为复杂,涉及多个部门,加上有的市民不熟悉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申请安置房办证,近年来成为群众关切的一个重点。”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产权登记处副处长姚成良介绍,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中心创新推出“一站式”安置房批量办证新模式,将安置房办证窗口前移到群众“家门口”,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
以往,安置户申请办证,需要先到征迁实施单位结算、领取申请表,再缴交物业维修资金,最后来到不动产中心申请办证,要分别多次跑3个部门,一旦材料有错还要再往返拆迁公司修改。“窗口前移后,一边是征迁实施单位工作人员,一边是不动产中心工作人员。群众左手领取了相关材料,右手就可以现场申请办证,物业维修资金也可先容缺受理,做到办证只需跑一趟。”姚成良介绍,中心一方面创新批量办证新模式,一方面针对今年以来办证大厅窗口办证申请量大量增加、窗口受理量满负荷的情况,采取“增设窗口、优先受理、延时服务、加班审核”方式,加快窗口受理速度,减少群众等待时间,获得办事群众的一致好评。通过以上举措,福州今年以来已办理1.4万多套安置房产权证,日均办理量较去年同比增长74.5%,有效保障了拆迁安置群众的合法权益。
在着力解决个人办证“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中心同时也为企业办证提供精准服务。结合企业需求,市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开辟企业服务专区专窗,建立完善“一企一议”工作机制,企业拿地后即建立跟踪服务台账,实行从建设到不动产登记的全流程跟踪服务,一揽子解决企业办证需求。“有的企业在办证之前对相关流程不太了解,不知道所需材料,也不了解相应环节。”中心综合登记处处长吴培中表示,针对类似情况,中心将自建厂房的工业企业记录在册,指派专人负责,全流程跟进,上门指导办理不动产权证前期各项材料收集工作,助力企业在中心的“保驾护航”下顺利完成各项验收手续,走上办证“快车道”。下一步,中心还将大力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为园区企业办证提供高效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