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县城榕洲路封闭式停车场•王立强/摄)
宏伟!壮观!大气!
这么厉害的公共停车场
就位于闽侯县城江滨!
这只是闽侯公共停车智能化改造项目的
一个“代表作”
不信?请看
↓↓↓
日前,记者从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悉,闽侯县通过实施县城内公共停车智能化改造项目,对各类公共停车场、部分路段路内车位进行规划及智能化改造,有效破解“停车乱、停车难”等问题。
6个封闭式停车场完成改造
450个路侧泊车位月底运营
据了解,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车辆停放管理成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市政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为充分利用和挖掘停车资源,今年7月起,闽侯县投资1275万元对县城内部分公共停车场及路段路内车位进行规划及智能化改造。
▲(位于县税务局旁的榕洲路封闭式停车场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
日前,记者在位于县税务局旁的榕洲路停车场看到,该处415个停车位已经改造完成。
▲(榕洲路封闭式停车场已投入使用)
“之前由于车位供给不足,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严重。这次政府新增了这么多停车位,今后停车不再难了!”采访中,家住阳光城领海小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县城红旗洲路路侧泊车位已经完成改造)
▲(县城红旗洲路路侧泊车位已划上了车位号)
据县城智慧停车项目运营方新城物业总经理张敬星介绍,此次共改造车位1269个。截至目前,榕洲路停车场,昙石山大道1号、2号停车场,民俗园南门1号、2号停车场,旧电影院停车场等6个封闭式停车场改造(约819个车位)基本完成,将投入使用;新城区的红旗洲路、英洲路、滨河路、榕洲路、江洲路、江福路、甘洲路、民俗园路等路段的路内停车位改造(约450个车位)工作接近尾声,预计本月底可投入运营。
封闭停车场单次最高20元
路侧泊车位单次最高30元
解决停车难问题,不但要新建停车场,更需要提高车位利用率。记者了解到,此次智能化停车场改造以停车位资源为基础,综合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处理等技术,让停车资源联网化、信息化、系统化,实现停车位的精准预知与引导。
一起来见识一下这些
高科技的新型停车场
↓↓↓
▲(封闭式停车场依靠监控、智能道闸做到无人值守)
封闭停车场依靠监控、智能道闸、线上支付等技术设备,做到无人值守,如现场有需求,可呼叫数控中心,值班人员立即响应。封闭式停车场全天候收费,前60分钟免费,入场至4小时收费5元,超过4小时后,每小时加收1元/小时,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收费,单次停车24小时最高收费20元。
▲(通过线上支付实现全天候自助缴费)
路侧泊车位采用地磁车位探测器,通过NB-IOT网络实时将车位变化状态信息上传至智能停车管理云平台,记录车辆驶入驶离时间,车主首次注册关联相关信息,之后每次停车只需在“滨城停车”公众号上输入对应车位号即可。收费时间为7:30-21:30,前30分钟免费,30分钟至1个小时收费3元,超过1小时后,每小时加收3元,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收费,单次停车24小时最高收费30元。
▲(英洲路路侧泊车位已经改造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封闭停车场及路内停车位,车主均可自主采用微信、支付宝、银联三种缴费通道完成自助缴费。收取的停车费,一部分用于支付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剩余利润将用于闽侯县后续规划停车场建设、配套设施提升等。
明年县城将改造超3000个车位
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智鸿告诉记者,县城内公共停车智能化改造项目将分三期进行。项目初期,主要以县城为试点,此次一期共改造1269个车位。预计明年,三期改造完成后,县城将提供超过3000个公共停车位,之后改造工作将拓展至全县,建立统一的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平台。
▲(改造完成的民俗园南门封闭式停车场)
“实施县城内公共停车智能化改造项目,将有效完善县城机动车停车位布局,弥补停车位不足以及实现停车规范有序、缓解周边停车难问题,同时提高了公共停车位周转率,避免少量僵尸车长期占用公共停车资源,为闽侯县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基础条件。”许智鸿表示。
最新评论